行业快讯
优信无限 · 餐饮资讯
根据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要求,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机构、企事业单位等集中用餐单位,所有供应的菜品必须按规定留样。一旦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,留样食品将成为溯源定责、快速处置的关键依据。
然而,实践中不少食堂仍存在“留样重量不足、标签信息缺失、冷藏温度不达标、记录流于形式”等问题,导致留样形同虚设。基于此,本文将详细解读食品留样“四专六步”管理法。并针对不同规模食堂,提出科学的留样秤与留样柜选型建议,助力制度真正落地、风险有效防控。

一、“四专六步”核心内容
(一)“四专”--确保留样独立、规范、可湖
1.专人负责
留样工作须由持有有效健康证明、经专项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执行,不得由临时工或未经培训者代劳。责任到人,杜绝推诿。
2.专业工具
使用专用取样勺、夹子等工具,每次使用前后均需清洗消毒,避免交叉污染。
3.专用冰箱
设立独立留样冰箱(严禁与食材、半成品混用),实行双人双锁管理,确保留样不被随意开启或挪用。
4.专用器皿
采用食品级材质容器--可为一次性PP留样盒,亦可为不锈钢器皿,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并高温消毒,防止残留污染。
(二)六步"一全流程操作标准化
1.器皿准备:清洗+消毒留样容器,晾干备用,确保容器无污渍、无异味、无残留。2.取样:使用专用工具,每品种取样>125克,分类盛放,不得混合菜品,确保单一样品代表性。
3.填写标签:标明菜品名称、实际重量、留样日期、餐次(早/中/晚)、具体时间、留样人,确保信息完整、字迹清晰、不可涂改。
4.冷藏:立即放入专用冰箱,按日期/餐次有序摆放,冷藏温度严格控制在0-8℃℃
5.记录:同步填写《食品留样记录表》,与实物一一对应,记录本保存不少于12个月。
6.清除:满48小时后及时清理过期留样,对器皿、冰箱内壁进行清洁消毒,严禁超期存放,防止异味交叉。

二、工具选择:按需配置,精准匹配食堂规模
传统手工留样依赖经验判断,易出现重量不准、标签遗漏、超时未清等问题。借助智能化设备,可将“四专六步”转化为自动执行、数据留痕的可靠流程。
1、小型食堂:智能留样秤--轻量高效,合规无忧
适用于日供餐人数<500人的单位食堂、幼儿园、小型企业餐厅。
核心功能:
集成高精度电子秤(精度+1g),自动称重,低于125g时语音提醒;
自动生成含品名、餐次、时间、重量等内容的电子标签;
数据同步至云端,支持手机端查看留样记录,满足监管检查要求。
优势:成本低、操作简、占地小,轻松实现“重量准、标签全、记录齐”。
2、中大型食堂:智能留样柜--全链管控,闭环管理
适用于学校、医院、大型工厂等日供餐500人以上的集中用餐单位。
核心功能:
留样时自动称重、拍照存证、记录操作人,未达标无法打印标签;
实时监控柜内温度,超限自动告警并推送至管理员;
48小时倒计时,到期自动提醒清理,并生成留样报告;
多规格可选:7格/8格/14格独立存储位;
优势:杜绝人为干预,全程可追溯,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与合规等级。
“四专六步”是用标准化流程守住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。通过合理选用智能留样秤或留样柜,食堂可真正做到“每餐有样、样样合规、样样可查”,践行“食以安为先”的责任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