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400-101-2698

中小学校园餐规定要求及工具选择

日期:2025-11-04 阅读量:

为全面规范中小学校食堂供餐、校外集中供餐及食材供应行为,切实保障学生在校用餐安全与营养健康,云南省教育厅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《云南省中小学校园餐“十化”管理规定》,以系统化思维构建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。该规定聚焦审核、资金、准入、食材、制作、供餐、价格、监督、督查、追责十大关键环节,推动校园餐管理向精准化、透明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迈进。

本文结合“十化”核心要求,梳理管理要点,并依托智慧化工具,助力学校实现全过程、可追溯、社会共治的现代化校园餐治理模式。

厨房1080.jpg

一、“十化”管理规定(精简版)

1. 审核精准化:数据真实,责任到人

学校应按“谁录入,谁负责”原则,准确填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信息系统;教育部门落实“谁审核,谁负责”,严审受益学生人数、就餐天数、补助标准等关键数据,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拨付。


2. 资金直达化:专款专用,全程追踪

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纳入转移支付预算常态化监管,省级统一测算下达至县(市、区),各地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及时接收并保持“追踪”标识不变,探索建立专项调拨机制,杜绝截留、挪用。


3. 准入公开化:阳光遴选,家长参与

食材供应、校外供餐、食堂承包等均应通过公开招标或合法方式遴选供应商,教育部门和学校需多渠道公示准入条件,邀请家长代表全程参与评审,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,增强公信力。


4. 食材阳光化:信息可溯,动态评价

学校及供餐企业须公开食材品种、产地、数量、单价、保质期及采购、运输、储存、检测等全流程信息。定期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评价,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。


5. 制作标准化:流程规范,培训到位

统一食品加工操作流程,涵盖人员卫生、区域管理、烹饪控制、添加剂使用等环节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,新入职人员坚持“不培训不上岗”。


6. 供餐规范化:控时控温,安全送达

加工完成的食品常温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;热藏食品(中心温度≥60℃)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内。供餐人员须穿戴整洁工作服、口罩、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食品。食堂环境应整洁通风,设施设备定期清洁维护。


7. 价格透明化:成本公开,接受监督

食堂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,公示每日菜谱、食材采购价、菜品成本、成品售价及伙食费标准、收支情况。相关信息同步通过校园公众号、家长群发布,实现“明明白白消费”。


8. 监督群众化:多元参与,共治共享

建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,公布举报电话,依托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系统开放后厨监控,主动接受师生、家长和社会监督。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,结果公开并纳入考核。


9. 督查定期化:分级检查,常态督导

县区部门每学期对辖区学校食堂、供餐企业全覆盖检查一次;

州市级每学期抽查不少于10%;

省级随机抽查;

责任督学每月至少督导一次;

校长每周检查食堂、每月分析风险、每学期召开现场办公会。


10. 追责严肃化:问题倒查,一案多查

对监督检查或群众举报查实的问题,依法依规严肃追责。对履职不力、整改不到位的,追究管理责任;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,顶格处理,既查直接责任,也查领导、监管、监督责任,形成有力震慑。

园区1080.jpg

二、工具选择:科技赋能“十化”落地

为保障“十化”管理高效执行,需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流程闭环、数据可视、监督便捷。优信无限基于多年行业实践,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,助力云南校园餐管理提质增效。


1. 膳食经费管理平台:实现资金全周期监管

支持营养补助资金从下达、接收、使用到结算的全流程线上管理,确保“追踪”标识不变,资金直达;

自动归集学生缴费、财政拨款、专项补贴等收入,生成台账,杜绝体外循环;

细化支出分类:食材采购、人工成本、水电维修等均可关联票据、自动记账;

按月生成《收入费用表》《成本分析报告》,支持教育部门一键调阅、异常预警(如单日采购超预算),实现“笔笔可查、账账清晰”。

省级中小学食堂消费管理平台.jpg

2. 供应商管理平台:阳光遴选,动态评价

建立供应商电子档案库,集成营业执照、检测报告、合同协议等资料,支持随时查验;

支持线上招标、比价、评分,家长代表可参与评审过程,全程留痕;

系统记录采购、入库、出库、仓储等食材全流程信息;

系统记录供应商履约情况(如交货及时率、食材合格率),自动生成评价报告,辅助“优胜劣汰”;

对临期合同、资质到期自动提醒,防范合规风险。


3. 互联网+明厨亮灶系统:阳光厨房,群众监督

后厨关键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,实时监控粗加工、切配、烹饪、分餐全过程;

视频接入监管平台,家长通过手机端或校园大屏可随时查看后厨动态;

设备AI智能识别未戴口罩、违规操作等行为,自动抓拍告警;

支持“扫码看厨房”,提升社会信任度,真正实现“群众化监督”。


云南“校园餐十化”管理规定,构建了闭环管理、权责清晰、公开透明的长效机制。学校应以“十化”为纲,借助如膳食经费管理平台、供应商管理平台、互联网+明厨亮灶系统等专业工具,推动校园餐管理从“人工粗放”向“智能精细”转型,从“内部管理”向“社会共治”升级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每一份校园餐都吃得安心、放心、暖心,真正守护好孩子们“舌尖上的安全”与“成长中的营养”。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