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400-101-2698

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陪餐制度及落地方案

日期:2025-11-11 阅读量:

陪餐,不仅是“一起吃饭”,更是学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。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、提升供餐质量、增强家校互信,教育部及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中小学、幼儿园全面推行学校负责人与家长陪餐制度。这一制度既是监督机制,也是沟通桥梁,更是风险防控的“前哨站”


陪餐不是形式,必须“真参与、真记录、真整改”。本文解析陪餐制度核心要点,并依托优信无限“校园餐智慧监管平台”陪餐功能,探索制度从“纸面”走向“地面”的数字化路径。

华东政法大学1080.jpg

一、陪餐制度内容

1、中小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,提高学生及家长满意度,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和家长陪餐制度。


2、每日应当有一名校级或副校级领导陪餐,做好陪餐记录,及时反馈和解决配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。


3、幼儿园每学期应有两次邀请家长入园陪餐,每次至少两名家长,可由食堂管理人员引导参与陪餐的家长参观食堂内外环境卫生,介绍食堂基本情况,讲解食堂采购、保管、清洗、加工、消毒、就餐、留样、人员管理、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具体做法;陪餐家长品尝饭菜,监督检查饭菜质量、饭菜数量,陪餐完毕后,填写《家长陪餐表》,向学校提出具体意见和合理化建议。


4、食堂管理人员对陪餐过程中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、分析,及时制定改进措施,并将整改情况进行反馈。


二、优信校园餐智慧监管平台让陪餐“可查、可评、可溯”

传统纸质陪餐记录易遗漏、难汇总、整改跟踪困难。优信无限推出的校园餐智慧监管平台,专设“陪餐管理”模块,打通教育部门、学校、家长三方数据链,推动陪餐制度高效、规范、透明运行。


1.教育部门:区域统筹,动态督导

可按区县、学校查看陪餐落实情况,统计陪餐频次、参与人数、问题类型;对长期未开展陪餐或整改率低的学校自动预警,纳入重点督查名单;支持导出区域陪餐报告为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。

省级中小学食堂消费管理平台.jpg

2.学校端:便捷执行,闭环管理

校领导或管理员通过手机/PC端发起陪餐任务,自动关联日期、餐次;陪餐时可上传现场照片、填写问题描述、进行星级评分;系统自动生成整改工单,分配至责任人,整改完成后上传佐证,形成完整闭环。

校园督餐.png

3. 家长端:一键申请,多元反馈

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在线申请陪餐名额,查看可预约时段;还可以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,对菜品口味、卫生、服务等维度打分;支持匿名提交建议或投诉,学校后台实时接收并响应,提升参与感与信任度。家长还可通过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平台,在食堂公示大屏或手机端实时查看食堂后厨操作画面、查看食堂采购、留样、农残检测、晨检等各项食安信息,搭建家校沟通桥梁。

家校沟通.png

陪餐制度的本质,是以“共食”促“共治”,以“体验”促“改进”。它不仅是食品安全的监督手段,更是家校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。借助优信校园餐智慧监管平台,学校可将陪餐从“软性要求”转化为“硬性流程”实现“谁陪了、吃了什么、发现了什么、改得怎样”全程可查、可评、可追溯。未来,唯有让制度“上线”、让数据“说话”、让家长“放心”,才能真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的“最后一米”防线,让每一餐都温暖、安心、有爱。


分享到: